close

本篇心得是在做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及半月軟骨修復前後的親身經歷,希望對於想做這類手術的朋友有幫助(減少擔心憂慮),因為自己前後也做了許多功課、爬文,但是還不是很瞭解,也沒有特別仔細的說明,但在這過程中不斷經歷與詢問,所以漸漸的釐清並與自己本身的狀況對照,給需要的朋友們參考。

內容主要是以自己的狀況與網路上能夠瞭解的狀況作對照。

內容主要以三大類來區分:診斷期間 -> 治療期間 -> 復原期間


診斷期間

官方說法(簡介):

前十字韌帶是維持膝關節穩定的一個重要構造,其主要功能是限制小腿骨向前移動。前十字韌帶斷裂常發生在運動傷害、摩托車車禍、和摔傷。受傷的機轉常是一個突然外力加諸於膝關節而致產生膝外翻、外轉、或過度伸直的扭曲,而導致膝關節內的前十字韌帶斷裂。受傷當時,病人常會聽到斷裂聲,然後就無法發生劇裂疼痛而無法再繼續比賽或活動下去。隨之常常是膝部腫脹、膝關節無法活動、膝部不穩定、走路爬樓梯困難。受傷較嚴重的病人,可能會同時合併有半月板破裂、關節軟骨破裂、內側側韌帶斷裂或後外側組織等傷害。
 
急性期過後,膝部腫脹會逐漸消退,走路也逐漸恢復正常。但是病人會發現膝關節鬆鬆的,前後搖晃,上下樓梯會有膝蓋跑掉的感覺,不敢再跑或跳,大腿肌肉也會出現萎縮的現象。嚴重的前十字韌帶斷裂,將使運動員則往往無法再接受訓練或上場比賽。
 
前十字韌帶斷裂的臨床檢查,在理學檢查上,可發現膝關節鬆動,小腿骨會向前移位,如果大於一公分以上,則表示已整條斷裂。通常若強裂懷疑前十字韌帶斷裂時,醫生會安排磁振造影檢查,藉以了解也關節內韌帶斷裂的嚴重度及相關周圍組織結構是否合併受傷。

來源:中華民國關節鏡及膝關節醫學會

*****

*****

我的症狀(受傷到就醫的過程):半月軟骨撕裂 + 前十字韌帶斷掉,受傷時間約2013年,手術時間是今年2015年

我的運動項目是足球,過去在踢足球時有扭傷,經過簡單判斷(同樣一起踢球的同學)後覺得是骨頭有歪掉,去中醫的骨科治療,中醫師也說的確骨頭有歪掉,所以幫我喬骨頭,但是治療後覺得非常痛(會不會是這時候十字韌帶斷掉?所以不管找中醫還是西醫,還是要找很權威的比較重要,比較可以正確的診斷,不必走冤枉路),有十字韌帶斷裂一開始的症狀(腫脹,不太能走路,並且休息一陣子就好了,好像沒事),然後之後再繼續踢足球時就是十字韌帶斷掉標準的狀況,常常有在瞬間轉換方向時(特別是搶球)會有骨頭脫臼的現象,但是骨頭又會很快的回到原來位置上。漸漸就不太趕運動,肌肉萎縮等。後來因為不太趕去看中醫(因為很痛的經驗後),也沒有想到要去看西醫(想說多休息好像就好了),但是每到冬天不太舒服的狀況就會特別嚴重,或是一整天走很多路時,膝蓋周圍都會很痛,貼藥布或抬腳可以暫時舒緩症狀,睡一覺起來又是一尾活龍,就是就一直拖著這樣的症狀,直到今年越來越痛,真的受不了才決定試試西醫,找骨科醫師診斷。

剛開始找了慈濟醫院滿有名的骨科醫師:林英和醫師,照了X光之後幫我確定了不是骨頭的問題,之後再照了MRI(核磁共振)更確定了是軟骨以及韌帶斷裂,但是林英和醫師是骨頭方面,但因為確定因該是韌帶及軟骨的問題,所以幫我轉到了慈濟醫院的林坤輝醫師,人都很好,也都很有耐心且明確的告訴我症狀,也幫我發現了我的肌肉一直在萎縮,我才瞭解到自己現在處在的狀況。

確定了解自己是十字韌帶有斷裂以及軟骨有問題,所以就很快的決定要動手術,但是動手術就在想要去哪一家醫院做手術比較適合,因為對於這方面也沒有經驗,身邊朋友有處理過相同或類似的症狀,如果是在臺北是滿推薦在臺北石牌的榮民總醫院(榮總)醫院的馬筱笠醫師,所以也有去榮總看過,聽說是這方面的權威。然後也去給了臺大醫院的王至弘醫師看,最後決定是要在台大看診。

為什麼選擇台大呢?主要是為了臺大醫院的名聲(行政嚴謹以及醫療的技術),還有對醫生的感覺(信任感,主要是看主治醫師是誰,感覺他如何),還有對醫院的感覺(個人偏好比較復古,有文學氣息?),以下是個人不負責評比:

熱門度: 馬筱笠醫師 > 王至弘醫師 > 林坤輝醫師(熱門層度王至弘醫師與馬筱笠醫師有得比,但是為什麼馬筱笠醫師會贏呢?我也不知道,看到掛號人數特別多,但是其實王至弘醫師跟馬筱笠醫師都是爆表的,馬筱笠醫師一星期看診三天但兩星期都掛不到號,王至弘醫師則是一星期看診兩天也都兩星期掛不到號,大概是這樣的層度,而林坤輝醫師則是可以掛得到號)

親切度: 王至宏醫師 > 林坤輝醫師 > 馬筱笠醫師(王至弘醫師與林坤輝醫師比較有耐心,馬筱笠醫師旁邊還有跟著一位醫師在學習,所以感覺比較強勢一點?雖然網路上都說很親切,但是那都不是很新的資訊約2007年甚至更早之前的資訊,所以我是覺得王至弘醫師跟林坤輝醫師是比較親切的比起馬筱笠醫師)

醫院名聲: 臺大 > 榮總 > 慈濟(這點就不用說明了?臺大一直是大家公認品質及醫術很好的醫院,榮總我不是很清楚,慈濟則是最近一直都有很多新聞在報導)

醫院觀感: 臺大 > 慈濟 > 榮總(若以使用環境來說,臺大有復古有現代,慈濟則是裝潢得很壯觀?榮總就顯得有點老老舊舊的,而且有點會迷路的感覺,因為只是跟動線很不清楚,臺大雖然很複雜,但是動線跟指示都很清楚,慈濟則是福會很複雜,動線跟指示也很清楚,然後慈濟跟臺大也有很多服務人員或志工可以詢問引導,榮總也有但是相對比較難找,因為榮總的服務人員都在服務台附近,但是就剛剛說的動線,榮總動線就不是很直觀,所以要找到對的地方才有辦法遇到服務人員或志工)

醫院技術與設備:我想這都是差不多的,因為他們要動刀的技術都是一樣的,畢竟以前十字韌帶的重建手術與半月軟骨(半月板)的修復已經行之有年,所以我覺得三家醫院是差不多的,就看主治醫師是誰。另一個角度來看技術的話,因為馬筱笠醫師跟王至弘醫師的看診人數很多,所以或許相對動刀的經驗因該都差不多(經驗夠豐富),只是馬筱笠醫師可能不是本人動刀,或是教學診,對這點我就有點害怕,怕是給實習醫生用得不是很好那就糟糕了。

所以我最後選擇了臺大醫院動手術。

*****

*****

參考影片:


治療期間(住院、手術、出院),臺大醫院

官方說法(網路資料+醫生、院方說明整理+自己的實際狀況):

住院:手術前一天辦理住院,隔天進行手術,大約是手術後2-3天就可以出院,很難過的是我沒有得到其他訊息

治療:我要做的就是前十字韌帶(ACL)重建手術,以及半月軟骨(半月板)的修復手術,但是半月軟骨(半月板)必需要透過手術過程中才能確定狀況並進行修復(需不需要修復,若碎掉就需要挖掉,若撕裂就是逢補),過程中一切都是自費的,就看修復及重建過程中耗材多少以量計費(看縫補幾針,每針1-2萬),而目前的手術就是在膝關節附近開小洞透過關節鏡來動手術,所以幾乎不會有大的傷口,除了要取出自體肌腱(這部分又有分髕骨的韌帶、股薄肌肌腱...等,我是使用股薄肌肌腱)當韌帶的傷口是比較大的,但是也大概3公分而已,其他傷口大概1公分左右。股薄肌肌腱來自大腿,張力大概只有原來的前十字韌帶一半而已,所以醫生後來是幫我用兩條股薄肌肌腱,也就是張力幾乎近似於原來的前十字韌帶,只是股薄肌肌腱,需要修養(養傷,恢復期叫髕骨韌帶還要多半個月的時間),股薄肌肌腱會再生,股薄肌會讓大腿的肌力在恢復期間減少,但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其他肌腱、部位的狀況請參考下方參考資料。

各部位肌腱的移植,張力、壓力、穩定度等比較以及說明,參考來源:前後十字韌帶傷害 PPT

自體半腱肌腱、股薄肌肌腱重建前出差韌帶數後肌腱再生的臨床研究,參考來源:PDF

參考影片(手術過程):

亦可參考部落格:十字韌帶重建部位+動畫版(6/3更新)

 

感謝台南網友的建議 追加補充: 20160418 關於疼痛指數 (最低0分完全無感,最高10分痛不欲生)

其時疼痛因人而異 就像吃小吃一樣 有人覺得好吃 有人覺的還好,以下是就我自己個人感覺來說(我怕痛,甚至看到血會頭暈那種),給大家參考看看是否要進行手術

在手術前我的疼痛指數高達7,我連平常走路都會痛,且因為已經兩三年了,所以幾乎膝蓋周圍到整隻腳都會痛,所以我才決定要去開刀,因為已經影響到我正常生活了。

手術前:7

手術後:7-9 (最痛的是手術當天晚上高達10,我打嗎啡入睡)
出院前(手術後隔天):3-5(神奇似的大幅改善)

手術後4個月:0-1 (一般狀態下幾乎接近無感,處碰才會敏感,甚至我一度忘記我開過刀)

手術後1年:0 

 

追加一些藥物或止痛針對我疼痛下降的量化資料:

- 吃常規術後吃NSAID 止痛藥的一種 疼痛指數會下降1-2分
- Morphine(止痛針)那種 應該可以下降5~7分

------

 

我的狀況:在2015年3月19日住院,3月20日開刀,3月23日出院,跟官方的訊息是一樣的差不多的

3月19日,這天我辦理住院(照胸腔X光、抽血、心電圖檢查)在到醫院前都不能吃東西(6個小時內),但是定不到好一的病房,只剩下健保房可以住,先在醫院瞭解狀況後入住病房,護士們會先來插上軟針(方便打點滴、麻藥等),並簽些手術同意書(手術、麻藥、輸血等),然後護士、主治醫生、住院醫生、麻醉師等都會來看你並向你說明明天的手術可能會有怎樣的狀況,以及有問題都可以詢問,並簽下同意書。再來護理師會給消毒的紗布,主要是為了明天要開刀的部位消毒殺菌?洗澡時順便一起使用),都說明完了晚上就是自由的時間,等待隔天的手術。通常這天也可以向主治醫師詢問,明天是第幾個手術的(第幾順位),若是第一個手術,早上9點就要出發手術,若不是第一個,就要看前一個手術的時間順延。很重要的是:過了凌晨12點後不能進食、喝水(若口渴只能漱口後吐掉)。

3月20日,這天因為我不是第1個,所以我大概10點半11點才去到手術室(去之前會先打點滴,因為一直都沒有喝水),但是因為前一個很順利,所以我到了手術預備的地方就不用等就可以直接進去手術,進去時很緊張,醫護人員會跟你一直說話,說著說著就睡著了,大概下午3點時我才從恢復室清醒(手術完成),回到了病房又睡到了下午5點,之後主治醫師就會來看手術後的狀況,並且護士一天會有四次過來量血壓、體溫(今天已經晚上了所以就剩2次),我一直發燒(37-38度,好像是手術還是麻藥的副作用)到出院前一天。另外就是護士一直問我上廁所了沒,因為怕我膀胱爆掉,麻藥沒退,所以我的膀胱完全沒有感覺(上廁所也無法用力、排尿),而且因為手術後到晚餐已經打了三瓶點滴,所以怕我膀胱爆掉,一直關心我,後來我終於在晚上10點左右成功的尿出來了,但是尿的不是很多。(若一直尿不出來,就要幫我看看膀胱的狀況,若確定膀胱尿很多,就要用導尿管導尿,但是聽說那樣會很不舒服)。還有就是我的腳上加裝了一條引流管(導出血水),但是那個周圍會特別的酸,不知道是不是有關連)。腳底板,腳環活動都很正常,只是因為很腫,且麻醉還沒退所以大概就簡單的活動。這天晚上的洗臉刷牙都是靠家人幫忙拿臉盆配毛巾。藥物的部分,睡前跟晚餐前都會給我消炎止痛藥。

3月21日(六,手術後第1天),排尿越來越順利,且找到了方法可以順利排尿(位差,在床上接近站立,因為無法順利去到廁所,也怕把腳放到床下就回不來,是昨天練走的慘痛經驗)。早上醫護人員就來幫我換藥,並且拔出引流管?(血還在流,所以還幫我加壓止血,引流管的周圍很酸))下午物理治療師就來教我復健以及練習用柺杖走路,但是我超酸的(就是我說引流管那個位置周圍),我一度有抱怨怎麼會這麼快,昨天才剛手術完,才過不到一天就拔掉引流管(這也有可能導致我膝蓋裡面還殘留很多血水,我出院後一週,回診時候特別還抽了血水消腫),然後下午就來教我走路?膝蓋上方引流管的周圍特別酸,一度我酸到快哭出來,尤其要下床練習走路時,因為要用力,但是幾乎無法用力,可以簡單彎曲,但是要用力完全無法,膝蓋也戴上攜支架有固定膝蓋伸直(0度),物理治療師下午來了之後一直很不舒服(因為明明無法用力卻要下床練習走路、用柺杖),所以練習完我真的很酸,酸到很想哭,所以物理治療師就說星期一再來找我,教我復健,所以今天的復健教學就結束了(我覺得會不會太快就來教我復健?)。一直到晚上大概10點多時,因為真的無法入睡,所以我打了第一劑也是唯一一次止痛針(嗎啡 Morphine),打完就馬上睡了,很好睡,如此順利的度過了第一天。今天的盥洗依然是靠家人幫忙拿臉盆配毛巾。藥物的部分,一天四次都會給我消炎止痛藥(三餐及睡前)。過程中有適時的使用醫院的冰袋冰敷,不過若冰敷太久,尤其實膝蓋上方的那個酸的點會特別的酸痛。物理治療師建議我要適時的讓腳放到床下,好讓身體可以練習回血,因為目前腳一放到床下就會整個充滿血。

3月22日(日,手術後第2天),排尿一切正常(甚至已經能到廁所,也能自己到廁所洗臉、刷牙),因為大腿的麻藥幾乎退了差不多了,所以排尿非常順利,不再會有無法用力排尿的感覺,不能用力的感覺就是好像放著讓他自己流出來的感覺,而且今天狀況特好,完全不會酸了(引流管的周圍,膝蓋上方,但是這只是一般狀況,若要用力就還是會酸,而且很酸,尤其膝蓋打直時特別酸),除了這個地方(膝蓋上方),其他開刀的傷口(表面皮膚的傷口)都不會有任何感覺,所以我中午就已經下床用柺杖走來走去,只是還滿可怕的,畢竟昨天還痛的要死,中午我就到B1臺大微風美食廣場吃東西了,所以走路還是特別小心,到晚了上主治醫師來巡房,跟我說看看我的狀況,若可以的話就可以出院了。但是今天晚上特別難熬,因為可能在醫院也不是很乾淨?所以我特別不舒服(整隻患腳有包彈性繃帶的部分特別癢),今天晚上特別難睡。藥物的部分,一天四次都會給我消炎止痛藥(三餐及睡前)。過程中有適時的使用醫院的冰袋冰敷,不過若冰敷太久,尤其實膝蓋上方的那個酸的點會特別的酸痛。

3月23日(一,手術後第3天)今天早上就辦理出院手續,只是臺大病床太搶了,所以一方面我住不到比較好的病房,只有健保病房,而且今天也很趕著要辦理出院,因為加護病房的病人在等我的病房,所以就匆匆的辦理出院,然後中午前就離開了醫院回到家中。因為其實昨天就已經恢復很多了,且住在醫院昨天就特別不舒服所以也就順勢出院了,回到家裡的感覺真好,畢竟已經待在醫院5天了(3月19-23號),光是出醫院空氣就特別好(因為剛好住的院區,臺大醫院,東址,11樓骨科,的窗戶都鎖住了只有空調所以都無法打開透氣),回到家當天就透過擦澡,讓我全身得以潔淨,很舒服的睡了覺。這是出院後的第一天,睡覺時腳若打直,就還是會很酸(無法用力的伸直,膝蓋也還很腫,可能是太找拔出引流管?)出院前護士囑咐,若真的很想看傷口,三天換藥一次,不然就是一週後回診再換藥就可以了,所以也幫我預約一週後3月31回診,還開了一些處方藥(肌肉鬆弛、消炎、止痛),手術費用約7萬(不含膝支架5500元可固定膝蓋角度避免造成二度傷害,柺杖570元幫助移動),還有診斷證明。藥物的部分,我早上還是有吃止痛藥,因為怕沒吃就會痛,所以都還是吃著。還沒到中午就辦理完手續回家了,大概上午10點多。至於星期六物理治療師說要來教我復健?但是後來沒有來耶,後來是護士教我剩下的部分,就是走樓梯的部分,可能也是因為很快就要出院的關係,當天要出院的人也特別多(12個人都要辦理出院)。

如此在醫院的治療過程結束了,回到家摟,接下來就是復健期間了~


 

復原期間(持續更新中2015.04.15)

官方說法:

2-4週前:膝蓋彎曲部分,行走時0度,坐臥時0-60度。使用柺杖行走,正常與患側的腳約以3:7的比例施力行走。

2-4週中:膝蓋彎曲部分,行走時0-60度,坐臥時0-90度。使用柺杖,可以增加負重行走。

2-4週後:膝蓋彎曲部分,行走、坐臥皆0-90度。不再使用柺杖,可以完全負重行走。

6週(一個半月):膝蓋彎曲部分,不再限制範圍(0-120度),可以閉鎖鍊式運動(滑牆運動、踏板運動、弓箭步、上下樓梯)

8-12週(2-3個月):不再使用攜支架

3個月:持續閉鎖鍊式運動,增加肌力。

6-9個月:恢復中度運動(直線小跑步、腳踏車或游泳)

9個月以上:「逐漸」恢復激烈運動

 

參考影片:

我的狀況(自己的狀況對照官方的說明):

▲ 2-4週前:膝蓋彎曲部分,行走時0度,坐臥時0-60度。使用柺杖行走,正常與患側的腳約以3:7的比例施力行走。

3月24-30日(手術後第4天到回診是第11天)在回診前膝蓋都還是很腫,抬腳會比較好一點,但是其實不是很敢抬腳,畢竟還是不太敢用力,但是也都有按照復健的動作在持續復健(彎曲、伸展、抬腳鍊大腿肌力),這時候最大的困擾還是持續在膝蓋無法完全打直(膝蓋上方周圍會很酸,一直以來都是)的部分會很酸,尤其在睡覺時,膝蓋會自然而然的打直,所以睡覺患側的角都是側著且彎曲的睡,就不會酸。藥物方面:因為自己不喜歡吃藥,所以都沒有吃醫院開的消炎、止痛以及肌肉鬆弛的藥物。這段期間膝蓋因為很腫,所以腳會感覺特別重,但是我還是很努力的做復健動作(抬腿),不會特別吃力,但腳就是沒辦法很順利的打直。洗澡都是用操澡的方式,越來越熟練,所以時間欲來越短。這期間讓我開始找到了生活方式,所以行動越來越靈活了。在床上腳可以彎道90度就會開始無法灣下去(可能腫是最大因素),因為復健的物理治療師是說可以彎道自己覺得可以的角度,但是後來另外一位物理治療師是說不要太彎(這是手術後將近一個月的最新資訊,稍後提到),避免傷口尚未癒合又讓他無法好好的癒合以及讓重建的肌腱鬆掉。傷口的部分,院方是說若真的很想看傷口,大約三天可以患看一下傷口,但是我們家則是天天換藥,每天洗完澡就用優點塗抹傷口,因為我包彈性繃帶的地方都起疹子,所以都一直不斷用生理食鹽水擦拭傷口周圍(幾乎整隻患腳),然後我們家的作法是都不再把彈性繃帶包回去,讓他完全通風,也沒有帶攜支架,因為這時候角還是很沒力,就覺得攜支架特別重,但時其實是還好的。冰敷的部分,因為官方的說法是手術後一週內就是適當的冰敷,冰半小時休息半小時,但是我們幾乎都沒有冰敷,所以可能這也是讓腳一直無法消腫的其中原因之一吧?這時候冰呼若冰時間過長,膝蓋上方也都還是會有酸痛的症狀,膝蓋無法打直,且腳後根會有瘀血的狀況。我都是待在家裡沒有出門。

3月31日(二,手術後第11天),這天我回到醫院回診,方式是透過汽車到醫院門口後透過柺杖走路,第一次回診,醫生發現我的膝蓋種的很嚴重所以幫我抽血,抽完後就消腫很多,幾乎消了一半,且提醒我盡量不要太常把腳放在提面上,要抬著,這時候的回血狀況都還不是很好(但是其實一方面也是那一天回診,看診速度很慢,等了3個多小時才看到診,所以也無法抬著腳,才讓腳特別充血很多)。而膝蓋無法打直的這部分,王至弘醫師則是建議要努力去打直,腳自己沒有力,就要透過手去壓他(膝蓋)來幫忙打直。這一天我也拆線了,醫生(其他醫師)說我傷口癒合的很好,我想可能是因為每天換藥的關係,且每天都通方讓他保持乾燥,這可能很重要?到了第11天,我都還是拿著柺杖走路,攜支架則是出門才帶著,平常都全部拿掉,只靠簡單的紗布蓋著傷口怕碰到水而已,也不會因悶著出汗,長疹子,所以很乾燥。幫我拆線的醫師說我拆線後3天表面的皮膚傷口就等於是正常皮膚了,所以可以沖水洗澡不再怕水了。今天回診完因為狀況都很好,所以也出去外面吃吃東西透透氣才回家。今天也就結束了,下次回診是兩週後4月14的時候,也就是手術後三週。藥物的部分,王至弘醫師開給我的是消炎止痛以及肌肉鬆弛14天的份量,但是我還是不想吃藥。冰敷的部分,王至弘醫生則是建議我們冰敷15分鐘休息15分鐘,在醫院時護士是建議30分鐘休息30分鐘。

▲ 2-4週中:膝蓋彎曲部分,行走時0-60度,坐臥時0-90度。使用柺杖,可以增加負重行走。

▲ 2-4週後:膝蓋彎曲部分,行走、坐臥皆0-90度。不再使用柺杖,可以完全負重行走。

4月1-7日(手術後第12天到18天),因為醫生建議,我試著去讓膝蓋伸直,雖然酸,但是因為醫生說了(原本是怕會受傷,一方面也是因為真的很酸的關係,但是比起前一週剛手術完的酸已經好了一半),所以我就努力去伸直,伸直後發現,腳的狀況好轉很多,舒服多了,雖然睡覺伸直時(方鬆後會到比平常直的狀態)還是會酸,所以睡覺都還是以側臥為主,但是我因為舒服的關係所以我開始試著讓患腳出更多的力(除復健在床上抬腳的動作外,使用柺杖走路時讓患腳出更多的力,試試看),大約在回診2天後左右(約手術後第14天),我發現我可以不用柺杖就可以站立(但是腳還是沒辦法打直),但是對於兩週以來都必需要靠柺杖行走的我,欣喜若狂。洗澡的部分還是使用擦澡的方式,雖然手術後第14天也就是拆線後第3天可以開始碰水,但是我還是不太敢碰水,所以我繼續擦澡。藥物的部分我還是不想吃藥所以都一直沒吃。這時候的抬腿運動都還是持續著的,甚至我會試著多方向的抬腿來練肌力,復健的動作以及自己的延伸。

到了手術後第15天(4月4日),我開始試著不用柺杖走路,雖然醫生還沒說可以,但是我好像可以了(自己是在想說因為抬腿運動很勤奮,所以肌力也漸漸的恢復的關係所以恢復的比較好?),所以從這天開始,我開始每天都練習走路,然後也持續的把腳打直,打越直,走路就越自然、越順暢。第一天(4月4日)我還不敢走太多,第二天(4月5日)我從一天走200公尺時速0.8公里開始,第三、四天(4月6-7日)開始走道500公尺,時速約0.8-1.6公里,耗時大概都是20分鐘,走完之後膝蓋會很腫,雖然抽血時也經消了很多,但是還是會再腫起來,畢竟第一次回診時抽血大概只感覺抽一半,雖然感覺都抽光了,比較明顯是膝蓋上半部都好像消腫了,但是其實膝蓋的其他部位都還是很明顯有腫的感覺,尤其摸膝蓋後方就會很明顯的感覺到正常與腫脹的差別)。沒有吃藥,擦澡盥洗。

4月7日(手術後第18天),我第一天回到學校上課,雖然已經可以走了,但是到學校還是為了安全起見,因為畢竟醫生還沒˙說可以拿掉支架與柺杖(雖然我在家裡都沒有帶之家與柺杖,提醒,這是非常危險的,若有任何閃失就白開刀了),所以我還是全副武裝(攜支架控制在0-60度與柺杖行走),但是其實攜支架很容易鬆脫,所以我有時候坐下都還是會不小心超過60度(大約會到90度左右),但是都很正常,不會有任何不舒服。沒有吃藥,擦澡盥洗。此時腳都還是會腫,在每次練完肌力後。

4月8-10日(手術後第19天到21天),我的時速從最快1.6公里走到幾乎可以以時速3.2-4公里的速度前進,距離約走0.5-1公里,大概是20分鐘到半小時。也持續做抬腿運動,但是這時候抬腿運動比較少,能走路後重心就都開始偏向練習走路了。也會試著去拉筋,拉後會比較舒服(腳可以打直,但是不會很順暢,一般期間則會自然的又縮回來),走完腳也會腫,但是就多練習,越走越順。甚至到了這天我還開始試著練習蹲?這天是手術後第21天,從這天開始,我每天都練習蹲,也練習墊腳尖。沒有吃藥,擦澡盥洗。此時腳都還是會腫,在每次練完肌力後。

4月12日(日,這是手術後第23天),經過前兩天練習蹲的成果,因為又有加上走路每天1公里,所以我今天試著去嘗試上下樓梯(雖然照官方說法是第六週開始練習),到了這天,我也才開始使用淋浴的方式洗澡,在那之前都還是用擦澡的方式盥洗。這天我發現,我可以很接近正常的方式上樓梯,只是下樓梯就不太行,走路的部分則是越來越接近自然。所以接下來我給自己的功課是除了走路、練蹲之外,就是要練習不只是蹲,還要從蹲到伸直,且一直不斷加重患腳的施力比重(因為發現下樓提需要很多角度的施力)。此時腳都還是會腫,到這天依然沒有特別改善,在每次練完肌力後,但是回血已經正常(幾乎患側腳掌不會有充血狀況)

4月14日(二,手術後第25天),依然持續走路與練習蹲來練肌力,這天回診的方式,就是試著自己與家人透過搭捷運的方式去到醫院,且不使用柺杖與攜支架,走路接近正常,上樓梯沒問題,但是下樓梯還是不太順暢。這天醫生沒說什麼,只幫我預約了隔天的物理治療,以及允許我可以在正常走路時屈膝0-90度。並方我預約一個月後再回診。角種的部分,因為醫師看了後覺得好像還可以,所以就沒有再幫我抽血。

4月15日(三,手術後第26天),今天是我第一次一整天自己待在外面,去找了臺大醫院的物理治療師、去上課、聚會,從早上9點一直到晚上9點才回到家裡,走路都很正常,不過下樓梯還是不太順暢。物理治療師看到我沒用柺杖及攜支架很驚訝,還問我說主治的王至弘醫師都沒有說什麼嗎?(昨天回診時),後來教我新的復健動作時(我覺得我現在練的都比他教的難,甚至都已經做過了XD),覺得我的肌力還不錯,不過還是提醒我,因為我是移植股薄肌肌腱來重建,所以會比髕骨的韌帶(目前常見前十字韌帶重建所移植的兩種部位)恢復期還要長半個月(共1個半月,6週)才能算是比較安全,不然會滿容易再受傷,所以建議我若不帶攜支架(固定膝關節活動角度),也要帶個護具較保險(避免意外),另外也提醒我不要彎曲超過90度,避免重建的韌帶會太快鬆掉

4月16-18日(三,手術後第27天到29天),目前就繼續做蹲的訓練,以及拉筋,持續的增加肌力強度,最近為了能夠正常的下樓梯,也試著讓患側的腳,單獨支撐所有力量,持續的訓練中。

4月18日(六,手術後第29天),這幾天好像練太超過,傷口是都有點怪怪的感覺,而且腳還是會腫(這好像不太正常?),所以今天就休息沒有繼續肌力訓練,接下來打算會減少肌力訓練的強度。因為之前主要是為了能在最快但是不會傷害到傷口的狀況下,盡快恢復正常生活,所以才做了這些努力。到了今天開始,下樓梯似乎已經好像慢慢比較沒有那麼吃力,還是會怕怕的,但是似乎好很多了,看看似不是會有特別的進展。另外一點就是,從手術到現在,每天起床時腳都還是會有點卡卡的(例如腳後方的筋沒有拉開,會是又感覺膝蓋彎曲沒那麼順暢),但是活動之後就會好一點,或許在過幾天之後,就可以變得更正常,不會感覺每天起床都還需要熱機的感覺。另外就是覺得把腳拉直還是非常重要,手術的膝蓋數會更舒服。藥物的部分我還是都沒有吃。睡覺的時候還是覺得側臥,膝蓋彎曲比較好睡。

4月19-23日(日,手術後第30天到34天),目前上下樓梯幾乎沒有特別感覺了,腳也沒有異物感,只是每天早晨起床還是要伸展,不然彎曲太久還是會感到不順暢(就是會感覺需要拉拉筋才會比較舒服),所以這幾天有去爬爬山,走幾乎半天的路,連續這幾天。只是這幾天我沒有做那些復健動作了(除了拉筋),因為走的路夠多了,幾乎半天都在走,也有爬樓梯、爬山等。

4月25日(日,手術後第36天),今天第一次搭公車,成功

4月27日(日,手術後第38天),今天第一次騎機車,成功。但是到目前為止,睡覺都還是不太舒服(腳還是在睡覺時不是很舒服,但是沒有特別到無法入眠)。腳的傷口處會很養(最近一、兩週)。肌腱拔出的傷口周圍會有酸酸的感覺(一直以來大約一個月內都有偶爾出現這樣的狀況,就是會抽酸,跳一下跳一下那樣)。

 

▲ 6週(一個半月):膝蓋彎曲部分,不再限制範圍(0-120度),可以閉鎖鍊式運動(滑牆運動、踏板運動、弓箭步、上下樓梯)

5月6日(三,手術後第47天)這天是我第二次接受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師覺得我恢復的狀況很好,除了蹲以及伸展的動作持續要做之外,另外還開始讓我練習平衡感(單腳站立,閉眼睛)練習,以及側邊的肌肉練習(單腳站立,其中一隻腳往側邊抬腿),預計是兩週後再做第三次物理治療。還有下週是我第三次回診。

5月12日(二,手術後第54天)這天是我第三次回診,只是因為我早就把支架拿掉了,所以每次去一聲都會驚訝的問一下,因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異狀(沒有特別疼痛、怪狀、且膝蓋彎曲角度正常120度沒問題),所以醫生很快就幫我預約了2個月後再回診了。目前就是比較頻繁的做復健動作(物理治療)並與物理治療師約時間持續的增加新的動作,到目前一切恢復的狀況都很順利,甚至是很好,因為我幾乎所做的復健動作都有點加倍的在做,只是我不會照著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每天做),有時候我做太多,獲釋今天可能要在外奔波,我今天可能就會選擇休息或純拉筋,希望皆下來的恢復也能持續順利,到今天算是已經手術後兩個月了,可以進到下一個階段了(就是不再使用支架,雖然我早就不使用支架很久了。物理治療師建議我要帶個護膝保護,避免有個萬一跌倒或是撞擊,所以雖然我沒帶護膝以及支架,但是我在生活中都特別小心)。

 

▲ 8-12週(2-3個月):不再使用攜支架

5月20日(三,手術後第62天),今天是第三次接受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師特地幫我安排在回診前後各一次瞭解我的狀況,物理治療師上次是叫我除了拉筋、練大腿的肌力(靠牆蹲)外,還要練習單腳站(練平衡)以及側邊抬腳(練臀部、側邊肌肉),所以今天就有做些測驗,但一位我其實做的很勤且按照我可以接受的層度有多做很多(若感到不適就會暫停,若只是輕微酸也會再做做看),所以今天的測驗結果,物理治療師覺得我恢復得很快、很好,甚至已經達到一般正常人的水準(但是希望我能繼續練到運動員的水準,就像是另外一隻正常腳),這次多了弓箭步(往前站立的穩定度練習),以及練習膝蓋彎曲到腳後根能碰到臀部(目前是能順利彎曲到130度),一般來說今天是可以拿掉膝支架的日子,因為今天物理治療師說我算是滿了2個月(手術後),所以可以拿掉膝支架,只是我才出院沒多久就已經拿掉了,所以物理治療師就跟我說,現在已經算傷口都癒合安全了,可以是著多去彎曲(但是絕對要避免跑、跳、蹬的動作),照理說因該要可以向是正常腳一樣彎曲到可以碰到臀部,所以就再增加這些訓練,並持續訓練之前的那些動作,之後一個月再回診。

另外則是因為我很想去游泳,所以物理治療師說:可以,但要小心滑倒,且不要踢蛙腳(有蹬的動作),一般捷泳(或俗稱自由式)的打腿是可以訓練大腿的肌肉的。

 

6月17日(三,手術後第90天),今天是第四次接受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師說我一切都恢復得很好,也經過測試覺得我的肌力都已經超過一般人,所以就說我不用再來物理治療了,等我下次回診時,如果主治醫生說我需要物理治療,再預約物理治療。其實自從上次一個月前的物理治療後我沒有什麼在做復健動作,不過我已經開始有偷偷跑去運動:游泳、打排球、小跑步,但是我都非常小心。物理治療師說我恢復的真的很好、很快。目前就跑我再跑跳的過程傷害到膝蓋,或者一時興起而過度使用而造成傷害,所以物理治療時還是請我要小心。今天就在給我一些可以做的訓練:

1. 踩炒菜鍋(用腳讓鍋子可以很平均的使邊緣依序著地)

2. 提升平衡的困難度訓練(原本是單腳閉眼睛練平衡感,現在希望在多踩個抱枕,使困難度更高)

3. 物理治療師說我可以開始騎腳踏車了(騎平地、不要騎太陡的坡),或者可以踩飛輪。

下次就是回診了,沒有物理治療了,真的很感謝 :P

 

▲ 3個月:持續閉鎖鍊式運動,增加肌力。

7月7日(二,手術後第110天)今天是第四次回診,醫生只問我有沒有不舒服,沒有就叫我兩個月後再來看,但是我決定從這次開始不要再來看了,因為我覺得已經沒甚麼問題了,我也開始運動了,很小心注意的。 跑步還不太行,感覺還是會怪怪的,而且每天只要還沒運動,都還是會覺得膝蓋不是很自然(就是有傷的感覺,但不會痛,類似有異物感)

2015年8月開始,我開始恢復打排球了,也會去追公車,只是跑步還是感覺不太行(若要跑多於10分鐘,就會感覺膝蓋手術的地方,感覺會越來越明顯(目前是越來越沒有感覺有手術過,越來越正常,但依但跑稍微多一點,持續多一點,那膝蓋有手術的感覺就會越來越明顯),所以目前就是打排球跟短的跑步,加速都沒有問題。恢復到目前真的覺得很神奇,因為過去手術後的感覺太明顯,即使不會痛,但是會不敢跑,現在已經恢復到越來越像沒有手術那樣,很自然而然地跑步。

2015年8月24日(一,158天,5個月又2天)目前雖然腳彎曲角度早就已經可以超過0度,但是要像自然的腳能夠很柔軟的彎曲或是壓(熱身操很多需要拉筋而彎曲)還是沒辦法很順利的彎曲到很極致。

▲ 6-9個月:恢復中度運動(直線小跑步、腳踏車或游泳)

手術後來到六至九個月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已經持續有固定在跑步與打排球,剛開始在9月的時候(手術後五個半月),跑步剛起跑的時候還是會有點怪怪的,但跑久一點感覺膝蓋也會更有力,而能夠支撐我的重量(我是178公分69公斤),而我因為不敢跑太快,不知道膝蓋能夠負荷多少,所以我都是以很慢很慢的慢跑來跑,若感覺有點怪怪的我就會變成快走,或者就乾脆今天做其他肌力訓練。打排球我則是沒有什麼顧忌,就是照樣跳跟翻滾,沒有什麼特別問題發生(可能是我打的激烈程度還可以接受負荷)。除了排球跟跑步外,我還有做Tabata(按照自己的狀況選擇做動作)跟利用繩梯訓練我的肌力、平衡與協調等。運動的平率是一週四次,每次約一至兩小時,分別是一三六早上與日下午,主要是跟我自己生活作息有關而做這樣的行程安排。

大概到了11-12月(手術後八個月),這時候肌力已經到達一定的程度,我開始深蹲不會很吃力(單腳跟雙腳),很以正常的蹲下去,從熱身的拉筋會蹲已經可以負荷,跑步項目也都還持續著(排球、跑步、繩梯、Tabata),只是這時候還會有感覺的地方(沒有完全像正常的膝蓋,其他部分都恢復到我感覺不到我曾經受傷並手術過),就是傷口還會癢(拿肌腱的地方,比較長的傷口),以及跪在地上的時候還是會有感覺,不是痛或是什麼不適的感覺,是一種感覺好像變得比較敏感的感覺,只是這個感覺漸漸的在消失中(越來越接近沒有受傷的膝蓋狀態)。

關於紅包問題:

有人會問我需不需要包紅包給醫生,這個我不太清楚,也不太懂,我自己是沒有包,醫院在手術前也會有同意書說醫生不接受紅包,而醫生對我滿好的,也不會說沒包對我就態度很差,或是手術效果不太好(至少手術後到目前為止已經9個月了)狀況都還不錯,所以關於要不要包紅包的部分這我不太清楚,我跟我朋友都是沒有包,目前狀況看起來手術都滿順利的。(聽說...私立比較不一樣?)

關於申請補助、保險:

手術費用是按針計算,重建韌帶手術一針一萬多,修復半月版也是一萬多一針,還有麻醉、如果要輸血或換關節都要另外再加錢(我是沒有用),就看逢幾針,另外加上住院費用、其他零零碎碎(膝支架5000元;柺杖500元…)加起來,我的手術費用大約是9萬元(8萬多我忘記了)。

因為這個手術是自費手術(沒有健保補助),但是我是學生,所以學校有學生的保險(只要是在學生都有團體的保險),他會給付所有手術費用,另外我自己也有保險,而保險給付金而是要看自己保的層度可以決定領到多少保險金。只是學校跟外面自己的保險,無法兩邊保險都領,所以必須要挑一個可以領比較多的去申請,他會看手術收據的正本來給予理賠,而正本只有一份,再向醫院申請都只會拿到副本。

另外關於手術後的換藥問題:

手術後到拆線前的這幾週,醫生是沒有叫我換藥,只是因為我腳整個起疹子很癢(包繃帶的部分全部),所以我想換藥,護士跟我說那真的想換就一星期換一次,後來..我沒有照他的方式做,我天天換,因為我實在養的受不了。然後結果是,復原的很好(密合得很好,拆線的護士說),原因是因為我一直讓傷口(縫合處)保持乾燥。因為我很癢,所以我就把所有繃帶和紗布拆開,除非要出門或洗澡,不然我幾乎都讓他保持通風,然後每天我都會用生理食鹽水跟優點擦拭「非傷口的部分」,用優點擦拭「傷口的部分」,所以我的傷口幾乎都是一直保持著乾燥狀態。這個方法是可行的,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參考。

關於膝支架的使用:

其實我只有剛開始的戴幾次就不帶了,因為他包的很緊讓我覺得接觸皮膚的地方很不舒服,我主要帶的時機只有剛手術完的時候3週內(拆線後約一兩週),而戴的時機只有睡覺的時候、下床走路或洗澡的時候、做抬腳的時候(物理治療的復健動作)時,睡記得時候是怕我再不知覺得狀況下不小心弄傷了我的膝蓋,下床或洗澡時是怕有個萬一部小心站不穩而讓膝蓋再度受傷(因為手術完後肌肉幾乎次沒有力的,很怕會忘記或有個萬一),做物裡治療(抬腿練肌力時),因為也類似上一項的狀況,就是怕肌肉沒力會撐不住,而有個萬一。我也就這些時候戴著,其他一般在移動或坐著、在床上等都不會戴著他。

關於手術後的危險期:

危險期,就我的物理治療師是說2個月,手術後2個月內算是比較危險的,這時候都要戴著膝支架比較好,怕有個萬一,但是因為我覺得戴著很不舒服,所以我幾乎都會拿掉,所以物理治療師就建議我可以戴著布護膝,主要是避免跌倒(下雨天或游泳池的地板、上下樓梯因為肌力還沒恢復突然腳軟...等),以及再度受到撞擊(例如車禍),因為我都沒帶膝支架就到處亂跑,所以物理治療師是這樣給我建議的,當然我自己也是非常小心的在移動。

 

▲ 9個月以上:「逐漸」恢復激烈運動

 

 

 

2016

本學結束 2016/1/15,這時候我的運動項目開始做轉換,原本是打排球,跑步,Tabata,繩梯,接下來這個寒假會轉換成游泳跟排球,看看游泳方面會不會有問題,目前還不敢嘗試足球跟籃球,或許過久一點會去試試看。另外接著要觀察的是到了冬天的狀況,之前在手術前,冬天膝蓋也會不適(但不適像風濕那種,而是會特別敏感,而現在的狀況則是需要暖身)目前已經手術後9個月了(3月20日手術到目前),持續激烈運動中(已經激烈運動5個月了,主要是排球跟跑步,還沒足球或籃球)。

過年期間2/7-2/11,這幾天跟家人出門走春,連續走了四天,第三天的時候大腿後方(韌帶重建時取肌腱的部位)開始有一點點點酸痛,不過沒有任何影響,只是想記錄有這樣狀況發生,因為自己開到後回診幾次後就沒有再回診了,當開始可以正常生活並運動的時候就沒有很積極的在做肌力訓練,所以這幾天一次連續走太多,就出現這樣的狀況,記錄一下,沒有任何影響,只是有感覺而已。從手術後到現在第一次那個位置有點感覺,原本剛手術完不舒服都是另外一端(取肌腱的傷口另一端是在小腿的前內側),而這次走太多是另外一端大腿(後內側取肌腱處)這裡出現一點點點的酸痛。

2016/03/03 到近天為只幾乎手術快要1年的時間了,最近一個月我不斷的在訓練我的蛙腳(游泳蛙式),每天光是踢蛙腳就有1500M左右,也是醫生之前跟我說會很大量用到韌帶的動作(蹬、踢),而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特別的問題發生。只是我可能之前肌力訓練強度沒有這麼強,最近瘋狂加強,所以兩腳內側的肌腱都有點受傷(患側腳與正常腳都是),不過重建韌帶的部分(表皮傷口與膝蓋內部)都沒有特別的異狀或是不適。

 

2017

2017/02/25 目前應該可以算是手術後兩年了,最近觀察的現象就是我運動太多小腿會抽筋,但不只是患腳是雙腳都是,過去這現象比較少發生,初步判斷是手術前後休息一陣子導致肌肉量養分流失,以及手術前因為很不舒服而減少運動量導致肌肉萎縮等緣故,所以需要再把肌肉鍛鍊回來。 目前會抽筋的狀況就是,我打排球,我是攔中手需要一直跳高阻攔攻擊,大概打三場,每場25分,且有自由球員替換的強度下,大概第三場就會抽筋。或者,游泳大約在快速水道(50公尺60秒以下)游1500公尺左右也會抽筋。有氧跟無氧運動的對照提供參考。初步判斷。

 

2018

2018/09/01 很不幸的在三年半之後又再度受傷,原本是右腳的前十字韌帶動過手術後,在這天傷到左腳的前十字韌帶與半月板,膝蓋再度受傷。這次是因為打排球攻擊時跳耀並在落下時扭到就斷了... 下來時覺得膝蓋一個move就痛到不行,因為實在太痛直接送到急診,拍x光沒有骨折,所以就排骨科去看診。接著一樣去排核磁共振(核振MRI)拍照,照出來就是看到前十字韌帶已經花掉了。所以就安排了手術時間,不過這次醫師沒有直接幫我安排手術,而是先幫我安排物理治療,一樣是台大骨科五診的王志弘醫生,他說:讓我考慮要不要開刀所以先幫我安排物理治療。但其實我覺得我已經表示很明確要動手術了?!而且還一直覺得為什麼我一來就說要開刀,然後要開止痛藥給我,我說我不想吃,他就說我很奇怪?我是很痛沒錯,但是我真的不想吃止痛藥 ,因為之前吃的經驗就是很反胃,有跟醫生說,但醫生只說先吃吃看再說www... 這部分真的有點傻眼,我不太懂,可能是覺得我裝病吧?然後申請診斷證明只寫「疑似韌帶受損」,其實我內側副韌帶也受傷。一整個覺得很無奈。

2018/09/01 - 10/2 在下次回診以前,每週三我都去物理治療,先練習肌力以及平衡等項目,也幫我電療消腫,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熱敷+電療就讓我整個腳更腫。受傷後的前兩週我真的是痛到沒辦法走路,但是後來幾乎到一個月(四週後)含肌力訓練,基本上我只要沒有太大的動作,跟被禁止的動作(蹬、扭、跳等),我幾乎可以很正常的走路到別人看不出來我有受傷。甚至四週後我還可以騎腳踏車,之前則是腫到無法彎曲,腳踏車調到再高也無法騎。一開始也腫到無法正常上下樓梯,只要是需要彎曲都會因為腫脹讓我覺得皮膚好像在被拉扯撕裂的感覺。

在這過程中因為要等台大的核磁共振基本上要排到12月,最快也要10月才能照,所以我跑到耕莘跟慈濟去照MRI(純粹因為離我家比較近),然後回診給醫生看,醫生又說拍得角度不好,看不出來確切狀況。但是後來物理治療師有幫我看我的照片,物理治療師就說,我的前十字韌帶斷掉了,內側副韌帶也受傷。不知道,聽到物理治療師這樣說,當下我覺得這王醫生的態度讓我覺得很不舒服... 可能太多病人了吧,然後我又直接說我要開刀。可能他是專業權威吧?大家都要follow他的判斷....

2018/10/02 終於等到下次回診時間,回診後再度跟醫生確定要手術,這次醫生就說確定韌帶斷掉是可以安排手術沒錯,還反問我知不知道他安排物理治療的用意,我說我不知道,醫生說:就是純粹讓你考慮要不要開刀。 WTF... 我不是本來就說要開刀了嗎,完全傻眼耶,虧他還一副理所當然為我著想的樣子?害我也沒辦法好好跟單位請假,別人看我走得滿順的就覺得只是小扭傷,然後我又沒辦法證明不能太激烈的動作等等 QQ

2018/10/17 終於等到手術這天,一如往常前一天先住院,後來這次我排到中午的時候開刀,大約13:30進入手術室,約14:00開始手術,手術時間含恢復室約四小時,我大概六點前就回到病房了。這次為我知道止痛藥對我來說很反胃,所以這次我堅持不吃止痛藥,還有冰敷,冰敷一直讓我覺得傷口很酸,所以我這次也想嘗試看看不冰敷(另一位醫生是說,冰敷可以加快消腫、止痛跟幫助什麼我忘了),但是這次我嘗試不這樣做。這樣的後果就是,止痛藥有順便退燒的效果,但是因為我沒有吃止痛藥,所以我一直發燒,連續燒了三天體溫一直在37-38度降不下來,所以手術後三天中我就持續吊點滴跟狂喝水。

可能因為在手術前有先復健的關係,也因為剛受傷所以肌力可能沒有掉很多,所以我覺得比起我第一次手術,我可以更快的把腳抬起來跟下床走路,可能也是有經驗,所以其實第一天晚上,我就下床上廁所了,上次是用尿壺。但是這部分我不敢確定,但的確跟第一次比起來差滿多(進度快滿多的)。可能手術又更進步了?所以感覺恢復更快速?不知道,至少引流管原本是在膝蓋上方,後來改到側邊(外側副韌帶附近)。這樣避免了在直抬腳的時候膝蓋非常痠痛而無法順利練習,而延長恢復時間,我覺得對我來說這部分是這樣,的確因為是在旁邊引流(導血水出來),所以也是酸在旁邊,這樣我也更快就可以開始練習肌力,就算會酸也沒有像之前在上方影響這麼大。

再來吃東西的部分,上次我基本上當天晚上無法進食,因為又麻藥沒退完,患腳又酸又痛(含冰敷),止痛藥又反胃等等。根本沒胃口。但是這次我又不冰敷,又不吃止痛藥(但是一直燒),所以胃口稍為好一點,本來是說要從清淡容易吃的東西開始(例如週),但是我第一天晚上就吃炒麵了,不過其實沒辦法,我只是想測試,但是測試結果發現,還是很不舒服,哈哈哈,所以還是要慢慢來,慢慢開胃。

然後說到走路,我從開刀結束當天晚上,我就下床去上廁所了。所以比起上一次隔一晚好很多,我覺得這次沒有太大變化,連續幾天發燒不舒服,然後痛不會太痛所以我還是不想要吃止痛藥,一直到離開醫院,就是一個很平穩的沒有大起大落的狀態,直到離開,本來這次要住大概六天,但是因為醫院冷氣太冷,我覺得後來發燒頭痛可能跟空調有關,所以我想趕快出院,就得到醫生同意後就辦理出院了。

這次手術時才發現為什麼會這麼痛,因為原本照核磁共振跟X光都沒發現,我的半月軟骨裂了很大一痕,所以這次軟骨就縫了三針,一針要自費兩萬多元。然後原本的十字韌帶重建手術費含材料就一樣三萬多元,所以合起來就是十萬元。其它零零總總麻醉、醫療器材、藥物、病房等等大概是一萬多元,所以這次費用將近十二萬元。比上次多了將近五萬,因為上次軟骨好像只縫了一針的樣子?差兩針差滿多的。醫生都有拍照片給我看,這次拍了三張照片,十字韌帶兩頭與軟骨修復的照片。

因為真的覺得這位醫生很厲害手術又滿好的,即便剛開始看診時讓我很無奈,有點小生氣,但是手術後很順利,也不要有任何後遺症,我覺得都是直得的。所以我覺得手術非常順利。

2018/10/25 今天已經手術後一週,物理治療師(每次提到的物理治療師都不同,哈哈,有點難表示現在在說哪一位)是跟我說灣區不太重要,主要避免腳直接負重。王醫師也是跟我說不要急著負重,而且要多練習打直。打直真的是特別酸的事情,之前也是打直成功後進步一大截。所以這次也是除了一班肌力訓練,我也特別用各種方式練習打直,只希望能趕快復元,再次恢復正常生活。

目前我的狀況就是,其實我已經偷偷完全負重,物理治療師的意思是我肌力夠的話可以,但是夠的標準要真的很輕鬆,我的狀況是沒有到那麼輕鬆,但是我就是想一直去嘗試。看看我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只是很擔心就是沒有用好,怕復健效果不完全,導致永久傷害就GG了。然後彎曲我這次就只是保持活動,沒有特別練角度了。關於彎曲,我自然而然目前基本上已經可以到70-80度,是手術後四五天就已經達到。到現在也是,只是我沒有刻意再去練習彎曲。

然後預計是下週一 10/29要去拆線,之後就可以正常洗澡了(拆線後兩三天等傷口癒合),目前都只能乖乖擦澡 QQ

 


後續追蹤(尚未到這個部分,可能後續兩三年後,是不是又有其他症狀?後遺症等)

持續更新中

 

 

 

 

 

arrow
arrow

    BoH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5) 人氣()